
美岱召廟是集漢、蒙、藏式建筑之精華、塞北獨一無二的明代建筑,始建于明朝中期嘉靖年間,是典型的城寺結合廟宇。明朝隆慶五年(1571)年,被明朝封為順義王的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孫阿勒坦汗,統領蒙古十二土默特所居住的古城寺廟。因十七世紀初麥達里胡圖克圖活佛在此坐床傳教而得名,一直延傳至今?,F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內蒙古地區現存年代最久的藏傳佛教寺廟,也是內蒙古地區藏傳佛教格魯派最早的弘法中心。

據史料記載,美岱召始建于明朝慶隆年間(1567年-1572年),土默特蒙古部主阿拉坦汗受封順義王,在土默川上始建城寺。萬歷三年(1575年),建成的第一座城寺取名靈覺寺,后改壽靈寺,朝廷賜名?;?。西藏邁達里胡圖克圖于萬歷三十四年來此傳教,所以又叫做邁達里廟、邁大力廟或美岱召。
美岱召廟依山傍水,景色宜人。遠遠望去,陰山、白塔、古松、經過修繕仍顯蒼勁的美岱召城門,古樸典雅,雖說沒有藏傳佛教寺院四周的經幡飄動,但是建筑選址、格局還是透著黃教韻味。是喇嘛教傳入蒙古時的一個重要弘法中心。美岱召已成為內蒙古西部地區一處著名旅游勝地,被國家旅游局評為4A級旅游景區。

1606年此廟稱靈覺寺,清乾隆帝曾賜名壽靈寺。美岱召的得名是因為麥達力活佛在此坐床的緣故。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西藏僧界特派麥達力活佛來蒙古掌教,因麥達力活佛曾在靈覺寺坐床并為彌勒佛像主持開光儀式,人們便俗稱靈覺寺為麥達力召即美岱召(美岱為蒙古語彌勒佛之意)。
美岱召在建筑上更有獨特的風格,是仿中原漢式,融合蒙藏風格而建,是一座“城寺結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廟。寺內有大量的壁畫,如大雄寶殿內釋迦牟尼歷史壁畫及描繪蒙古貴族拜佛的場面的壁畫都完好無損。這些壁畫精美,原汁原味,保存完好,被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呂濟民譽為“壁畫博物館”,對研究明代美術史具有重要價值,對于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筑史、美術史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美岱召是一處罕見的集寺廟、王府與城池為一體的建筑,古城總體平面布局為不規則的正方形,四周筑有高厚的城墻。墻體用黃土夯筑,內外表層砌以石塊,高5米,底寬4米,頂寬2米,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85米,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寺周圍有土筑石包鑲的城墻,敦厚結實,可以抵御軍隊的炮彈和騎兵的突襲。四角建有角樓,南墻中部開設唯一的城門,并建有城樓,城門上嵌有明代擴建寺廟時刻的石匾額,上題“泰和門”。
美岱召內殿宇樓閣,富麗堂皇,雄偉壯觀。作為漢藏式樣混合的佛殿,大雄寶殿由四大天王廟、經堂和佛殿前后連接組成,坐落于低矮的基座上,佛殿之前部分兩側由藏式磚墻圍合,頂部為次第而高的三座歇山頂,渾然一體而又尊貴輝煌。佛殿規模龐大,居于城內中路的前方,氣勢很強。

“經堂”和“佛堂”組成的“大雄寶殿”是該寺最為宏偉的建筑??v深43.7米,橫寬23.2米,佛堂內20多米高的金柱一貫到頂,柱上用瀝粉貼金繪制的五爪盤龍栩栩如生。殿內壁畫場面宏大紛繁,造型生動,工藝精美,具有濃厚的蒙古族藝術風格。大雄寶殿之東有太后廟,世傳為供奉三娘子骨灰的靈堂。大雄寶殿之西為乃瓊廟。方城內北部還有十八羅漢廟、觀音殿、琉璃殿、八角廟、萬佛殿及達賴廟等建筑。
美岱召四角筑有外伸約11米的墩臺,上有角樓。進入泰和門,迎面就是“大雄寶殿”,門匾額題有“皇圖鞏固,帝道咸寧,萬民樂業,四海澄清”之句,落款為“大明金國”。寶殿內釋迦牟尼歷史壁畫及描繪蒙古貴族拜佛場面的壁畫都完好無損,色彩斑斕生動逼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南墻正中開設城門,并建有城樓,城門上嵌有明代擴建寺廟時刻的石匾額,上題“泰和門”。城內有順義王家族世代居住的樓院,還有供奉傳為儲藏三娘子骨灰的太后殿,骨灰儲藏在殿內的檀香木塔中。殿內有明代繪制的壁畫,畫面上蒙古服飾的人物像中,有傳為阿勒坦汗及夫人三娘子的畫像,為內蒙古召廟壁畫中獨有的一處。
大雄寶殿后的藏式白馬天神廟現已無存,其可能為城內的早期禮制建筑。中路另一座現存早期建筑是琉璃殿。琉璃殿為三層樓閣建筑,使用綠琉璃瓦,等級更高。該殿原先作為阿勒坦汗的正殿,又傳說為三娘子之梳妝樓,現成為佛殿,亦有壁畫留存。在東北方,有座重歇山頂式建筑,這就是“太后廟”,亦稱“三娘子廟”。

東路建筑前為太后廟,后為達賴廟。太后廟為一層重檐的小型建筑,內供奉三娘子的木質靈塔。
西側建筑呈散落分布,前方純藏式的乃瓊廟為活佛舊居,重檐八角攢尖的八角廟位于琉璃殿西側,另有佛爺府、西萬佛殿等建筑。
由于免受后世的整修和改動,美岱召大雄寶殿至今仍呈現出質樸雄渾的面貌,盡管在近世經歷過戰爭和動亂的破壞,猶屬完整。
作為軍事壁壘、藏傳佛寺、王族家廟,美岱召城寺融合,建筑與環境壯麗優美,實為草原建筑藝術之明珠。
近年來,土右旗保護性開發建設美岱召蒙元歷史人文景區。實施了美岱召歷史文化景區基礎設施及環境保護整治工程,一期工程主要建設美岱召廟前廣場,總用地面積為5546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1683平方米,包括展覽館、壇城、戲臺、角樓、輔助用房、停車位等,綠地面積19342平方米,硬地鋪裝面積32010平方米,水面面積2534平方米,擴大景區建設規模,完善景區配套設施,提高了景區對外接待能力。
土右旗立足美岱召景區改造與美岱召歷史文化名村保護統一規劃、交融建設、整體推進的舉措,根據《美岱召景區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發展規劃》,重點實施召內古建筑維修、美岱召壁畫修復保護、召前廣場綠化、東西市拆遷改造、圣境公園景點、阿勒坦汗白塔維修保護、民族團結主題雕塑建設和前景區工程、后景區工程、歷史名村改造等工程項目。
截止目前,美岱召占地5萬平方米的停車場、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的游客服務中心、41米高的白塔、廣場景觀回廊、美岱召中學改造等工程正在建設中,力爭把美岱召建設成為以佛教旅游文化為主,兼具歷史憑吊、愛國教育、名人追訪、休閑游憩和民風考察等綜合性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
美岱召景區地址:包頭市土右旗美岱召鎮美岱召村
美岱召景區電話:0472-8850012,13474979658(段小剛)
美岱召景區門票:30元
美岱召開放時間:早上8:00-下午6:00(節假日不休)
美岱召景區交通:京藏高速G6美岱召出口向西5公里;G110國道美岱召村
編輯:草原旅游 http://cylyw.cn